近年来, 以中联重科、徐工、三一为代表的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长足发展, 短短几年时间就打破了进口大型履带起重机的霸主地位。其中, 以中联重科为首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高质量追求国际化发展, 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走出去的主力军。 “一个企业的发展, 不仅是数量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大, 更应该是经营质量的同步提升。”中联重科董事长詹春新表示, 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 尤其是“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原则, 要树立自己独特的质量责任理念和价值观。百年老店, 取决于做企业的人是否有责任感。”对产品质量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的詹春新认为。该公司一位老员工回忆说, “1994年, 中联重科第一一批下线的混凝土泵在使用过程中先后出现故障。
       面对大量的市场订单, 董事长下令停止生产二代。产品。
       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连续半年出现财政赤字。新产品研发成功后, 詹春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免费为客户升级最新产品。”中联重科凭借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准确把握每一次改革机遇, 通过上市、重组、引进投资者搭建共同发展平台, 完成了从科研院所到国企、股份公司、跨国公司的“三级跳”公司。随时这个时候, 企业只有靠质量才能赢得市场。在行业普遍“停滞”的2012年, 中联重科实现营业额480.71亿元, 净利润73.30亿元。中联重科之所以能持续保持“逆市”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是为了不断加强企业质量管理。詹春新认为, 产品质量是企业文化和质量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获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质量, 必须有质量方针的支持和优秀质量文化的熏陶。 2007年以来, 中联重科引进美国质量大师克罗斯比“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 为全体员工举办“打造零缺陷文化高层研讨会”和零缺陷质量文化培训, 使“零缺陷” “缺陷”的质量理念在全公司广泛传播, 改变和提高了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责任。为激发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 詹春新还提出了质量管理要以“奖惩”为基础的新理念, 鼓励员工主动发现问题、报告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出台了《质量管理奖励办法》。计划》,

设立质量改进项目奖、质量卓越奖等, 表彰质量管理水平显着提升的集体和对质量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中联重科通过质量内化逐步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内部理念, 增强员工质量意识, 自上而下、由内而外营造“零缺陷”的质量氛围 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高质量生产该产品为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以来, 公司对混凝土机械产品进行结构优化和创新, 在产品研发、基础研究和试验平台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 80米、101米混凝土碳纤维臂架泵车等多项世界领先产品占据全球行业制高点, 一举拿下欧洲最难市场。自中联重科启动全球化战略以来, 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

产品已进入斯里兰卡、土耳其、智利等国家, 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工程机械行业树立了国际质量标杆。 “从1992年到今天, 中联重科从襁褓中成长为行业巨头, 20年沧桑中唯一不变、始终坚守的就是品质。我们坚信,

‘品质’将主宰中国建设机械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 只有靠质量, 企业发展才能赢得未来。
       ”詹春新信心满满的说道。